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

一償宿願 羅天送獲文山製茶特等獎 感謝比賽經驗強調終身學習


羅天送(1)說,自家茶園在翡翠水庫旁,水質土質俱佳,
茶自然好,只是受限於山坡地陡,未來很難更新。
圖中為太太粘麗玲及兒子羅傑煌。
【記者謝如珍石碇報導】在各大製茶比賽獲獎無數的羅天送,常以些微之差,與特等獎失之交臂,但今年他終於一償宿願,以不斷更新改良的製茶技術,獲得文山區包種茶製茶技術競賽特等獎,賢內助粘麗玲也為憨直勤學的夫婿感到驕傲。
49年次的羅天送在家中排行老六,從小就幫著父親務茶,但老實的他,從未想過要繼承家業,直到其他兄弟姐妹在外都有發展,無人接續家中茶業,他才接下,95年才開始參加比賽,96年即得到台北縣二等獎的肯定,羅天送說,「沒有一個人可以永遠保持製茶技術在頂端」,感謝各單位辦理製茶競賽,讓他有機會和其他茶農學習並交流心得,使自己的技術更精進。
羅天送說,得到特等獎是肯定,但更多是福氣。因為比賽當天的茶菁、氣候等因素,和每個人慣用的製茶手法如何搭配,決定所製的茶是否會脫穎而出,但各產區因地形、氣候、傳承技術不同,方法差異頗大,因此他為了讓自己製茶技術更精進,只要知道有製茶比賽,不論參加與否,都會前往觀摩,因此文山區大部分優秀茶農,都是他的老師,包括石碇今年奪得北區頭等獎的林世忠,也曾傳授他寶貴經驗,他十分感恩。
粘麗玲笑說,像今年北區製茶競賽、坪林區製茶技術傳承競賽,羅天送都無法參賽,但他卻前往觀摩學習,從下午2點陪比賽茶農製茶到凌晨,要太太打電話催,才依依不捨回家。
喜愛學習、不斷進步,羅天送早在88年,一般民眾對安全農產品尚未有深入認識及要求時,就已配合茶業改良場示範施行有機農法及噴灌系統,現在雖然自行耕作,但因著愛護環境水源、保護消費者安心飲茶的權益,自我要求出產的茶葉都經安全檢測合格,實在做生意,熟客回流率高。
只是因地形限制,無法更新茶樹,未來羅天送僅能有多少茶樹、做多少茶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