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深坑文史工作室 林旺
此時,幸運之神再度來到深坑老街。我在87年暑假時遇到一位老師帶了2~30位學生和家長,到深坑請我導覽,要我帶他們造訪附近的古厝、古蹟。
這位老師說教育部正在推行鄉土教學,所以他和學生出來探訪相關資料。我說這正是我最拿手的部分,因為在日本12年覺悟到地方文化歷史的重要性,初返鄉的那幾年,除了想當一個雕刻家、創作礦工系列作品外,其他時間多是帶著便當和錄音機做田野調查,只要是跟台北縣歷史活動有關的文史我都做了記錄,包括安溪人之文山區開拓史、安溪古建法之三舍院、樓台、亭院之建築型態,對抗土匪、生籓的槍樓,早期農民的茅草屋、夯土厝、土埆厝之建築技術和型式,都有繪圖記錄,還有礦坑的規模、工程、挖坑的採訪。日據初期抗日人士攻打台北城,之後在平溪、新店獅頭山、坪林等地抗日事件,清代深坑老街的水運等等,都可以提供給學校做為鄉土教材。這位老師也高興他能在一次的造訪中得到我10年來,經過採訪查證所得到的成果。
這次的校外教學,這隊老師和學生,說他很感謝可以聽到那麼多北台灣的文化歷史;不過我覺得我得到的更多,因為他們觸動了我的靈感。從那時起,我對北台灣的許多高中、國中、國小發出訊息,說明願意提供鄉土教材在深坑老街為中心點,每天導覽。
光暑假期間,就有100多個團體要我導覽,我分做幾種不同的需求來作解說,深坑老街從200年前的聚落發展到街道店鋪的成型,淡蘭古道的人潮到大量茶葉、礦坑等發展共有3個春天:古道商旅之驛站、大宗茶葉的集散、深坑豆腐的興起。我在解說時,會把這些事物編成歌、唱給大家聽。在幾個月的努力之下,老街的遊客有了漸漸增加的成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