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

2013新北好茶特等獎得主高賜貴~將青春獻給茶業

「2013新北好茶-春季文山包種茶比賽」特等獎得主高賜貴(中)。
【記者高嘉鎂坪林報導】走過純手工、跨入半自動機械生產,今年由新北市政府舉辦的「2013新北好茶-春季文山包種茶比賽」特等獎得主高賜貴製茶、賣茶超過一甲子,他說:「自已的青春都獻給了茶業」。
因為頭上的每根白髮,都是年復一年的製茶經驗積累而成的「茶經」30年次的高賜貴自信地說,「我用看的就知道會得獎。」這季獲特等獎的春茶則是他口中近9年來所見難得的「好茶」,香氣、口感都絕佳。

用心製茶重視細節 傳承技藝人生道理

秉持三代傳承的古老製茶精神,高賜貴認為製好茶注重「天、地、人」,也就是「天氣、產地、技術」,製茶者除了要懂得掌握好氣候、時機,自家茶園還要坐西朝東,整日都能迎接陽光照射,將露水從茶葉上褪去,才能讓茶菁出落得美麗;另外,就是需要集結經驗,培養體「茶」的敏銳五感,形成一本屬於自己的「無字天書」,是他人想偷都偷不走的珍寶。
高賜貴說,茶葉是「活寶」,具生命力與活性,因此製茶時要24小時隨侍在旁,懂得等待、有耐心、也要積極;而各項製茶工作中,以炒茶最難,「你看著我做,跟我做一遍,味道還是不會一樣。」要注意細節,每個製茶步驟都需到位,好茶才能誕生。
全家族見證坪林茶業50多年來的發展歷史,高賜貴是五兄弟中現存仍堅守在茶業崗位的,用心經營在坪林老街上的銘記茶行,他說茶業已不只是營生的工具,更是人生志業,因此樂於傳授製茶技藝給年輕子弟,也栽培不少新秀,他指著自己的白眉說,老師就像是眉毛,學生像是鬍鬚,學生永遠比老師更優秀,但老師除了做茶,更重要的是教導人生道理,人對了、心正了,做出的茶自然好。

推動青年回鄉製茶 輔導獎勵打造品牌

回想過往,高賜貴記得民國68年經濟起飛,泡茶成為一種「時尚」,當時左鄰右舍常聚集在大樹下乘涼、喝茶聊天,和鄰居之間感情緊密,彼此關心;然而現在年輕人不喝茶,嫌泡茶麻煩,喜歡速食和飲料,人與人之間感情也淡了。

高賜貴建議政府以獎勵、輔導來協助吸引年輕人回鄉推動茶業,因為製茶是相當辛苦的工作,適時開展各式輔導方案、獎勵年輕人,他們也可以新的方式行銷茶業,塑造新的飲茶風氣及潮流,才有效益;而目前看到政府有心舉辦活動,但卻沒有人潮和買氣,沒有行銷效果,不如交由地方籌措,投入大規模宣傳,打造如「阿里山」茶一般知名品牌,才能吸引觀光客、開發新消費群,打響坪林包種茶名聲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